您的位置 首页 > 国内资讯

唤醒沉睡的免疫力量 河北一洲肿瘤医院韩松主任谈胶质瘤免疫治疗方向

在神经肿瘤领域,胶质瘤是公认的“硬骨头”之一。它起病隐匿、生长浸润、易于复发,对放疗、化疗等传统手段的敏感性较低。过去几十年中,尽管医学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,但…

在神经肿瘤领域,胶质瘤是公认的“硬骨头”之一。它起病隐匿、生长浸润、易于复发,对放疗、化疗等传统手段的敏感性较低。过去几十年中,尽管医学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,但胶质瘤患者的总体预后改善仍然有限。如今,免疫治疗的发展为这一顽固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。河北一洲肿瘤医院脑部肿瘤专家韩松主任指出,免疫治疗的核心理念,是“唤醒并强化机体自身的防御系统,让人体自己成为抗击肿瘤的主力军”。

从“解除刹车”到“重启战力”:免疫治疗的核心突破

 

 

胶质瘤的免疫微环境极其复杂,肿瘤细胞往往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与攻击。例如,它们会利用人体免疫系统的“自我保护机制”——也就是所谓的免疫检查点——来按下T细胞的“刹车键”,阻止免疫细胞的活化和杀伤作用。

“科学家们开发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,通过抗体药物阻断PD-1、PD-L1、CTLA-4等信号通路,解除T细胞的抑制状态,恢复免疫系统的攻击能力。”韩松主任形象地比喻道:“就像解除汽车的刹车,发动机的动力才能重新释放出来。”目前,这一策略已在多种恶性肿瘤中显示出显著疗效,虽然在胶质瘤领域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,但与放疗、化疗及溶瘤病毒等手段联合应用,已展现出令人鼓舞的前景。

除了解除免疫抑制,科学家们也在尝试通过“训练免疫系统”来主动识别肿瘤细胞,这便是癌症疫苗的研究方向。与传统意义上用于预防感染的疫苗不同,癌症疫苗是一种治疗性手段,旨在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,让其学会识别特定肿瘤抗原,从而持续攻击癌细胞。目前,研究较多的类型包括树突状细胞疫苗和肽段疫苗。前者利用患者自身的树突状细胞加载肿瘤抗原,诱导T细胞的特异性反应,已有部分国家批准应用于临床。后者则通过人工合成肿瘤特异性肽段并注射入体内,刺激免疫系统形成针对性记忆。韩松主任指出,这种方法的意义在于“让免疫系统记住敌人”,从而形成持久的抗肿瘤能力。

另一种备受关注的方向是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。该方法通过从患者体内提取免疫细胞,在实验室中进行扩增、改造和激活后重新回输,使这些被“强化”的免疫细胞成为一支专门清除肿瘤的“抗癌部队”。其中,代表性技术包括CAR-T和TCR-T细胞治疗,它们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赋予免疫细胞识别肿瘤的能力。虽然在血液系统肿瘤中已有突破,但如何突破血脑屏障、延长疗效持久性,仍是未来胶质瘤治疗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溶瘤病毒治疗的兴起为胶质瘤免疫治疗带来了全新的思路。这类经过基因改造的病毒能够选择性地感染并在肿瘤细胞内复制,最终导致癌细胞裂解死亡。

“放疗+免疫”:多学科融合的新方向

 

 

胶质瘤的免疫逃逸机制复杂多样,仅依靠单一药物难以取得理想效果,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更倾向于免疫治疗与放疗的联合应用。放射治疗不仅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,还能增加肿瘤抗原的释放与MHC-I分子的表达,从而增强肿瘤的免疫原性,为免疫系统的重新激活创造条件。研究显示,放疗可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产生协同效应,使T细胞更有效地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(McGranahan T et al., Front Immunol., 2019;10:2916)。这一发现为胶质瘤的综合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,也为未来探索“放疗+免疫”联合策略奠定了科学基础。

相比传统放疗,质子治疗以其精准、低损伤的物理特性,为“放疗+免疫”的联合策略提供了更优平台。质子束在到达靶区前几乎不释放能量,在肿瘤组织内集中释放最大剂量(即布拉格峰效应),既能实现更彻底的局部杀伤,又能显著减少对周围正常脑组织的辐射损伤。这一精准的剂量分布不仅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,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加肿瘤抗原的暴露与释放,从而在维持局部控制率的同时,为免疫系统识别肿瘤创造更有利的“战场环境”。

河北一洲肿瘤医院在脑肿瘤精准放疗和免疫治疗领域持续探索,致力于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可行的诊疗方案。如需了解更多胶质瘤综合治疗方案,可拨打400-6090-111进行专业咨询。

韩松主任表示,免疫治疗的意义不止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式,更在于改变医学的思维模式——从被动对抗疾病,转向主动激活机体潜能,让身体自身的防御系统重新成为抗癌的主角。“胶质瘤的治疗从未有过捷径,但每一次技术突破,都让我们离治愈更近一步。”

 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/showinfo-2-16236-0.html

相关推荐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Q Q: 358067079

邮箱:358067079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 9:00-17:30